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據上交所科創板之家發布的消息,截至2022年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424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科創板集成電路領域占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形成上下游鏈條完整、產業功能齊備的發展格局。此外,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光伏、動力電池、工業機器人等產業鏈也已初具規模。
電池網5月初統計的數據顯示,在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已有科創板上市公司37家(光伏產業鏈企業未統計在內),其中,8家于2019年上市,12家于2020年上市,17家于2021年上市;智能裝備領域上市公司多達16家,鋰電池及正極材料公司各有5家,剩余上市公司來自隔膜、銅箔、鋁塑膜、電解液、燃料電池、導電漿料、電機電控等多個領域。
在業績方面,2021年,37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計1501.75億元,平均營業收入40.59億元;凈利潤總計101億元,平均凈利潤2.73億元;27家實現了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雙增長,占比逾7成。
2022年一季度,37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計443.07億元,平均營業收入11.97億元;凈利潤總計27.62億元,平均凈利潤0.75億元;26家實現了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雙增長,占比逾7成。了解詳情可點擊查看:《37家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科創板公司戰報出爐!幾家歡喜幾家愁?》
此外,5月13日 ,證監會制定并發布了《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同日,上交所起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業務指南第×號——科創板股票做市(征求意見稿)》,科創板股票正式迎來做市交易制度。
業內預計,隨著做市商制度等政策的逐步完善,科創板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改善,吸引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目前,科創板IPO在途的企業還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商湖北萬潤(已問詢)、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商帕瓦股份(上市委會議通過)、電解液添加劑生產商華盛鋰電(提交注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