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寧德時代
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根據鈉離子電池各潛在應用場景對電池的需求量進行測算,理論上,鈉離子電池在100%滲透的情況下在2026年的市場空間可達到369.5GWh,其理論市場規?;驅⑦_到1500億元。
鈉離子電池憑借其優勢在電動二輪車、低速電動車、儲能、啟停等應用場景具備較好的前景。
光大證券指出,目前鈉離子電池仍然處于從0到1的過程中,應用場景有限,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鋰價可能長期處于高位,鈉離子電池應用場景可能會逐漸擴大。在目前產業化進度下,兩輪車、A00/A0乘用車和戶儲/UPS/5G基站市場鈉電有望實現對磷酸電池和鉛酸電池的快速替代,大型儲能領域由于鈉離子電池循環壽命較短,體積能量密度較低,短期無法對磷酸鐵鋰電池形成強有力的沖擊。2023年是鈉離子電池量產的元年,而到2026年,整個產業鏈產值有望達到484億元。
鈉電市場前景廣闊,正吸引越來越多參賽者聚焦。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除了部分企業處于實驗室階段,已有多家企業搶先布局鈉電領域產品并實現出貨。
其中,電池制造領域:寧德時代、中科海鈉、多氟多、鵬輝能源、同興環保、華陽股份、傳藝科技、圣陽股份、孚能科技、欣旺達、海四達、眾鈉能源、派能科技、悅鈉新能源、為方能源、維科技術、立方新能源、百川股份等企業已有布局,部分已實現產線投產;
正極材料領域:容百科技、振華新材、七彩化學、當升科技、立方新能源、同興環保、美聯新材、鈉創新能源、超鈉新能源、傳藝科技、格林美、眾鈉能源、道氏技術、華陽股份、湘潭電化等企業啟動鈉電正極材料建設,部分已實現供貨鈉電企業;
負極材料領域:貝特瑞、中科電氣、杉杉股份、翔豐華、傳藝科技、華陽股份、佰思格、可樂麗等企業自主開發鈉電負極材料,部分實現量產供貨;
電解液領域:多氟多、天賜材料、瑞泰新材、維遠股份、豐山集團、新宙邦、中欣氟材、鈉創新能源、永太科技、傳藝科技等企業建設電解液生產線,部分實現產線投產;
電池網還注意到,上述企業聚焦于鈉電領域全產業鏈布局,在布局電池制造的同時還涉足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領域。其中,多氟多鈉電領域涉足電池制造、六氟磷酸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華陽股份既有電池制造,也涉足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傳藝科技、眾鈉能源、立方新能源、鈉創新能源、同興環保等也實現鈉電產業多領域布局。
鈉電產業除了企業布局加速,資本市場也熱情高漲。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就有多家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公司先后獲得多輪融資,加速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步伐,其中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生產商佰思格年內已連獲3輪融資,投資方包含電池企業蜂巢能源、雄韜股份。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鈉電池在車用領域應用進展加快。近日,寧德時代研究院副院長黃起森表示,寧德時代通過首創的AB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實現鈉鋰混搭,提高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使鈉離子電池應用有望擴展到500公里續航車型。這一續航車型會面向65%的市場,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12月1日,孚能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產品已處于集中送樣階段,產品已滿足A0級車需求。公司計劃2023年全面進入產業化階段,并已與多家知名兩輪車企和乘用車企開展深入合作,目標2024年滿足A級車的需求。公司擬根據客戶需求和研發進度將贛州工廠部分三元電池產能轉為鈉電池產能。
此外,電池網在梳理企業布局中發現,多家布局鈉電池及正極、負極、電解液等鈉電池材料產能宣布于2023年集中投產。與此同時,多家機構認為,鈉離子電池將在明年迎來量產。
總體來看,企業加碼、跨界風起、政策力推、資本高熱、產業提速、量產在即,面對鋰電池原材料端的成本壓力,更多的電池及中游材料企業鎖定鈉電產業細分賽道,產業鏈企業不斷擴容,但目前鈉離子電池的制備工藝并不完善,且實際生產成本方面還不具備優勢,在這樣的背景下,聚焦鈉電池生態圈構建、深度解讀產業政策、產業前沿技術,2022年12月28-29日(27日報到),由臨海市人民政府、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主辦,永太科技(002326)獨家協辦的電池百人會企業家“問道”臨海暨2022中國鈉電池產業生態圈企業家峰會將在浙江臨海舉辦。
【峰會時間】
2022年12月28-29日(27日報到)
【峰會地點】
浙江省·臨海市·遠洲國際大酒店·二樓遠洲AB廳
【主辦單位】
臨海市人民政府、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
【獨家協辦】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我們】
丁女士 電話:18612440538 郵箱:ding@itdcw.com
欒女士 電話:13552626317 郵箱:luan@itdcw.com
宋先生 電話:17685898640 郵箱:song@itdcw.com